2018-05-10 15:07 来源:四川省微生物学会
原标题:中国医药市场高增速延续 新药创制基础研究仍需加大投入
4月26日下午,在“首届天府国际生物医药商业化高端对话”中,嘉宾进行“新药创制的海外经验及中国实践”主题对话
4月26日,首届天府国际生物医药商业化高端对话在成都召开。当日下午,世界领先生命科学投资公司Bay City创始人Fred Craves在会上表示,在过去短短13年里,中国医药市场增长了6倍,未来的20年,中国市场的增速会是美国的两倍,中国将和美国一起引领全球制药行业。
Fred Craves同时提出,中国医药市场,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,拥有创新型领导力有几个关键因素:政策鼓励大量公共资本及私人资本投入;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;高效、有力的药物审批监管。
“国内在新药创制基础研究方面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,美国的业务一旦出现问题,国内大批药企就只能停产。”美迪西生物医药董事长陈春麟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怎样突破创新药基础研究的困境,仍任重而道远。
国内外资本看好中国医药市场
“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变化,比如像以前,在美国留学的医药领域博士后毕业时都缺乏归国意向,现在他们发现在中国有更多的机会,非常多的人都回到了中国工作。”加拿大全球药物商业化中心(GDCC)中国中心总裁Robert Sindelar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解释了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。
“现在中国总共占了全球10%医药收入的份额,而到2060年中国将会超过西欧的所有国家,且保持继续增长。”Fred Craves认为,中国医药市场潜力非常巨大,特别是生物医药及生物医药商业化领域。
此前也有业内观点表示,过去10年,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有一些千人计划回来的科学家,彼时研发条件艰巨。如今,随着一系列医药政策的改革,以及一线研发人才成批回到国内进入生物医药领域,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都有了一个相对厚实的根基。
越来越多的国内资本也开始关注生物医药领域。GDCC首席营运官蒋琛光表示,“这不是一个个例,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”。
不少与会嘉宾认为,对人的投资是最重要的因素。Robert Sindelar表示,对人才的打造也应该是商业化的,例如,在大学以及研究所里也应该建立一个小型的商业化模式。
趋势:从仿制药走向创新药
蒋琛光在会上表示 ,近年来,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:行业和企业的焦点从传统化药、中成药,以及简单的分子产品转向创新药;同时,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。但基础研究怎么突破,以及研究成果如何进行产业转化,仍然是绕不开的问题。
陈春麟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实现进口替代还有困难,国内在新药创制基础研究方面和美国仍存在很大差距,美国的业务一旦出现问题,国内大批药企就只能停产。国内生物医药在基础研究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。
Robert Sindelar根据在加拿大生物医药研究方面的经验现身说法,他认为基础研究很重要,早期的临床研究能够避免以后花更高的成本做无用功。中国的学界和业界可以互动来进行医药的基础性研究,而不是把研究和商业完全分开。
Fred Craves认为,要真正实现商业化,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,无论企业规模大小,在研究药品时都需要考虑到更多的问题,比如这些疾病所影响的人口是多少、病人的可接触度、药品怎么定价、病人的报销比例等。
上一篇:生物医药行业研究:《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》出台
下一篇:国内首个生物医学共享实验室花落重庆万盛 8个项目180亿投资扎堆落户